发布日期:2024-08-01 09:39 点击次数:76
地方财政配资用户,作为一个地区重要支柱,承载着诸多民生与发展的重任。
其重要作用,不言而喻。理想状况下,将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推动发展和民生保障,这个地区才会变得越来越好,很多专家认为,体制内人员薪酬开支和运营成本应当控制在财政开支30%以内,比较优秀的地区,甚至可以控制在10%以内。
然而,在一些地方,尤其是一些小县城,财政状况却陷入困顿,让人看到之后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。
不要说用来推动发展,财政开支用于支付地区体制内人员开支都不够。
不久之前,半月谈在乌蒙山A县的调查发现就很是典型。因为这是官媒的调查,所以数据较为详尽。
从中,我们可知这个位于乌蒙山的小县城,2022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只有7.02亿,但是,其2023年保工资预算却高达26.3亿,接近财政收入的四倍。
半月谈用“穷财政富养人”,来评价此事。
真的是让人喘不过气来,那么这个小县城体制内能有多少人呢?或者说,大家认为一个小县城体制内能有多少人?
查了一下相关资料,这个县城常住人口是65.03万人。所以,你认为该县能养多少公职人员?几千,甚至上万?
不不不,太少了,答案是44386人。
其中,在编人员数量15580人,编外人员数量28806人。
公职人员数量过多,财政开支用于满足体制内薪酬开支,已经捉襟见肘,本地财政收入是不够的,差额部分都由转移支付填补,但谁都知道,转移支付资金本应用于扶持地区发展,基建项目建设,民主保障项目支出,而不是给体制内“保工资”。
值得一说的是,当地在县级财政已经入不敷出的情况下,依然在大量招募编外人员,直至编外人员数量是正式编制人员数量的近两倍,理由是,当地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和企业,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解决就业,不然这两万多人找不到工作怎么办?
他们是真的找不到工作,当地又不能看着不管。反正,编外人员的薪酬开支是要纳入保工资预算之中的。所以,这也是编外人员数量庞大的主要原因。
这个小县城的情况,不会是个例。
在这些基层地区,体制内部门数量繁多,职能重叠、机构臃肿,体制内人数远超地区实际发展需要,养着大量的闲人,并没有那么多工作可做,偏偏工作效率还不高,很多事情还做不好。
此外,这些人员尤其是正式编制人员的薪酬待遇,还在逐年提升。
还有大量人员退休,也需要由地方财政来负责开支。县级财政真的是难以承受,不要说土地卖不出去,就算能够卖出去,这个压力和负担也是不小的,喘不过气来。
谁都知道这样下去不行,必须要进行改革。办法其实就在那里,照着做就行。
然而,自己对自己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,并不容易。如果当地有这种觉悟和执行力,似乎也不会出现如今这样的局面。
对此情况,大家认为应该如何破局?